跳水世界杯第二站加拿大温莎站落幕,中国梦之队斩获8金3银1铜。赛后,全红婵晒出18宫格照片,分享队员们的日常,并配文:那咋了这就破防了。
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说话毫无自信,表达能力太差” ,全红婵直接回怼。



在刚结束的跳水世界杯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站和加拿大温莎站比赛中,全红婵收获了两枚银牌。她坦然表示:“体重确实涨了,需要一个适应期,等适应了就会进入平稳期。现在有很多技术需要改进,回去后会好好磨炼。”

被誉为“水花消失术”教主而获得超高人气的全红婵 ,却不得不面对身体生长发育的阵痛期。
“体重涨了,动作有点找不准感觉……以前那种劲儿,可能找不回来了。”上一站比赛失利后,全红婵面对采访时低着头轻声说道,手指还无意识地绞着运动服下摆。
跳水项目对体型、重心控制近乎苛刻。自2021年东京奥运会以来,全红婵身高从1.43米增至1.53米,体重从38公斤涨到46公斤。身高增长导致全红婵的身体重心上移,体重增加则影响了她在空中翻腾的转速与入水精度。

国际泳联的数据很残酷:体重每增加1公斤,空中转速就会减慢0.1秒;身高每增高1厘米,入水角度偏差可能超过2度。
尤其在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这个核心动作上,让全红婵不得不直面“成长的代价”:此前她在东京奥运会时,该动作的平均得分超95分;墨西哥站决赛中,这一跳只拿到79.20分,本站比赛更是低至64.35分。
13日,#陈若琳回应全红婵生长发育期#冲上热搜。

“就像突然换了一双不合脚的舞鞋,每个动作都要重新找平衡。”教练陈若琳透露,为了适应新的身体状态,全红婵每天训练延长到8小时,光是207C就分解练习上百次。
全红婵的教练陈若琳表示:“每个运动员都会经历生长发育期,全红婵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运动员,她对自己要求也很高,我对她非常有信心。”
此外,全红婵比赛中后背和手腕胶带缠身,也不免让观看比赛直播的跳水迷们揪心。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导致全红婵关节疼痛频发,而肌肉量提升3%、体脂率下降1.5%的数据背后,是每日额外1小时的核心力量训练。陈若琳表示,全红婵需重新找到力量与技术的平衡,同时也要避免受伤的风险。
暖心的一幕出现在赛后,虽然又是银牌,尽管心有不甘,但全红婵依然跟队友陈芋汐深情拥抱,对着镜头竖大拇指、扮鬼脸。(来源:综合潇湘晨报、@全红婵、津云新闻、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
16岁中国小将郭牧也花游世界杯埃及站夺金04-14
只因一次网聊,小伙被对方逼迫转账13次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