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校园内的油菜花海随风摇曳,首届“油菜花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在学院音乐广场隆重开幕。活动以“非遗传承·春满校园”为主题,通过非遗展览、技艺展演、手作体验、文化讲座和创意市集五大板块,集中呈现河北及全国二十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为师生和市民呈现一场传统文化盛宴,进一步推动非遗传承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主展区,二十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掐丝珐琅工艺区,色彩绚丽的掐丝珐琅作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拍照;剪纸技艺展位前,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窗花作品展现了北方民间艺术的质朴与灵动。此外,灵寿青铜器、内画鼻烟壶、米雕微刻等非遗精品也纷纷亮相,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与深厚文化底蕴。




活动现场,各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剪纸工艺传承人王凤琴手持剪刀,红纸翻飞间,一幅“油菜花海”瞬间成型;吹糖人传承人韩玉德将热糖稀吹成晶莹剔透的飞禽走兽,引得同学们连连惊呼。在茶艺表演区,茶文化传承人宋晓旭优雅展示宋代点茶技艺,茶汤沫饽如雪,尽显中国传统茶道之美。






为了让参与者深入体验非遗技艺,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学生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尝试掐丝珐琅、剪纸刻花、桃木雕刻等传统工艺,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金鱼文化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参与者学习宫廷金鱼养殖技巧,并亲手为小鱼设计生态微景观。许多同学表示,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他们对非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非遗讲座中,太行山手工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郝瑋老师用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学生回溯了中国香文化的悠久历史。郝瑋老师特别提到,香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是一种嗅觉上的享受,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古人的人生哲学、精神追求紧密相连。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师生们积极提问,气氛热烈。
油菜花田旁的创意市集成为活动亮点之一。市集汇聚了合香牌、葫芦砑花、剪纸文创等非遗衍生品,既有传统韵味,又充满时尚气息。其中,融入学院元素的青铜书签、剪纸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备受青睐。许多摊位还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让非遗技艺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走进日常生活。
压轴环节,在油菜花海的环绕下,学生社团带来的非遗主题歌舞表演成为整场活动最吸睛的亮点。舞台上,同学们身着传统服饰,用优美的舞蹈动作、婉转的歌声和灵动的乐器演奏,演绎经典的非遗歌舞,这场“非遗新声代”的青春舞台,用现代艺术语言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展现了经济学院师生对非遗的独特理解,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便是为学生和非遗爱好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机会,同学们可以现场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拜师学艺。为了让传统文化在校园内扎根生长,学院还特别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学生开设相关选修课,旨在丰富同学们的技能储备,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非遗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径,培养更多年轻的非遗传承者。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长河中,高校学子正成为熠熠生辉的“新火种”。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举办的首届油菜花节暨非遗展示活动,正是传承路上的生动注脚。活动汇聚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展览、技艺展示、歌舞表演等形式,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旨在以青春力量为笔,饱蘸文化浓墨,书写非遗新篇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首届油菜花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是一场集自然风光、传统技艺、艺术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文艺活动,不仅为春日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更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通过活动开展,让非遗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文化生活,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春天的校园里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活力。
记者 | 安倩
编审 | 安倩
监制 | 谷曼
END
相关文章:
油菜花&非遗梦幻联动啦!04-15
水火箭冲向天空,小创客梦想“起飞”!04-14
当棉塑遇见Z世代!高新中学社团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非遗棉塑的奇妙世界04-13
诗词传古韵 经典润童心 ——浐灞三十三小诗词大会活动04-12
大观楼长联宴亮相云南职工职业技能大赛04-11
油菜花迎春绽放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