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盛会·够味儿 | 文化“韵”味:菜博会上“雕琢”非遗之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0:22:00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在菜博会六号馆的一个转角处,不足5平方米的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58岁的微雕手艺人张洪中手持刻刀,将一枚橄榄核置于放大镜下雕琢,刀尖轻旋,碎屑如雪,张洪中以其精湛的技艺在六号馆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记者看到,他的展位上陈列着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微雕作品,这些作品的原材料丰富多样,有核桃、橄榄核、桃木、黄杨、鹿角等。张洪中凭着高超的技艺,随物赋形,将这些普通的材料雕琢成栩栩如生的金鱼、莲花、玉米等花草鱼虫,每一件作品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细节之处刻画得精妙入微,让人赞叹。

“30多年前,我开始雕刻东西,雕的就是蔬菜、瓜果等,那时我的职业是一名厨师。后来,雕刻成了我的爱好,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雕刻的作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张洪中告诉记者,他的微雕生涯最早是从微雕果蔬起步,多年来,他不断钻研,技艺日益精湛。如今,他在各种核上的雕刻造型丰富多样,涵盖五谷类、蔬菜类等,而且每一件作品都寓意满满,比如雕刻的玉米象征着丰收与富足,金鱼则寓意着金玉满堂、年年有余。这些饱含美好寓意的作品,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而且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张洪中的微雕作品,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他传承非遗文化的载体。他用自己的双手,在小小的材料上雕琢出非遗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展会期间,张洪中的展位很受欢迎,前来购买手串、吊坠的游客络绎不绝,他并没有因为人多而敷衍对待,而是坚持边制作边为游客介绍。“张师傅的手真的太巧了,普通的橄榄核、桃核等,经过他的双手打磨,逐渐蜕变为精美的微雕挂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不敢相信。”来自淄博的孟女士赞叹不已。还有不少游客被张洪中的手艺折服,纷纷留下他的联系方式,希望能够带上自己的材料,专门请他定制独一无二的微雕挂件。

“这次参展主要是借着菜博会的平台,展示微雕非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传统老手艺。”张洪中表示,传承传统手艺是他一直坚守的初心。在他看来,微雕这门古老的技艺,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匠心,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失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微雕、喜欢微雕,并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在忙碌的参展之余,张洪中也没有忘记放松自己,他和妻子一同走进菜博会的展馆,寻找灵感,寻找素材,其中,八号馆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等内容深深吸引了他们。“在这里,我在游玩中观察学习到一些新造型,以后在创作时会尝试运用。”张洪中说,艺术创作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灵感才能保持活力,菜博会不仅为他提供了展示技艺的平台,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新鲜事物,为自己的微雕创作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相关文章:

【寿光】盛会·够味儿 | 文化“韵”味:菜博会上“雕琢”非遗之美04-28

“您注意安全用电比啥都强”!平顶山市湛河区一供电所长自掏腰包解民忧04-27

财经老王丨中央重磅定调!四稳+政策组合拳 强势稳经济04-27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身亡04-26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在布鲁塞尔举行04-25

上新!集章、换书、领盲盒……福州地铁“变身”移动图书馆04-24

千年农耕礼 非遗焕新生||禹州首届禹粉非遗研学开耕节隆重开幕!04-23

镜头下的大理非遗传承影像志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