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罗维舟
4月11日中午,狂风呼啸,暴雨如注。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第三警务站陈剑云巡逻车组正在街面执行巡逻任务,闪烁的警灯在风雨中时隐时现。突然,追逃预警模型发出指令,从荆门逃窜至武汉的盗窃犯罪嫌疑人出现在辖区烽胜路附近。陈剑云立即调转车头,赶往现场寻找,将正在躲雨的嫌疑人抓获,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近年来,武汉洪山警方深耕“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以反恐怖和巡特警大队(以下简称“巡特大队”)为核心,迭代升级巡防模式,不断提高社会治安掌控力。今年以来,全区社会面有效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1.2%,治安形势显著改善。
多警联动,秒级响应快速处置
“一男子交通肇事后逃逸,驾驶奔驰车沿汉口火车站方向逃窜至洪山区欢乐大道,请沿路单位设卡拦截……”2月19日晚7时40分,武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通过电台通报警情。
洪山公安分局路面沿线巡控警力迅速响应,“关门上锁”围追堵截预案即刻启动。第六警务综合服务站立即前往二环线红庙立交桥路口设卡开展拦截;第一警务综合服务站预判嫌疑车辆也有可能通过水果湖隧道进入洪山辖区,民警李勤学立即带领2名辅警前往珞狮路高架桥设卡拦截;与此同时,第五警务综合服务站在野芷湖大桥路口设卡,沿线派出所巡逻警力随时戒备,确保万无一失。
晚7时50分,电台通报嫌疑车辆已经进入水果湖隧道。李勤学车组立即与交通大队汉警快骑紧密配合,将两股快车道减少为一股,让车流速度减缓。民警们目光如炬,逐一观察通行车辆,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盘查,5分钟后,成功拦截逃逸车辆,嫌疑人吴某落网。
“根据市局、分局相关预警指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布防,零延迟响应,快速抓捕。”街道口警务站站长朱敏介绍,近年来,得益于“关门上锁”应急围堵工作体系,洪山警方的查缉效能不断提升。

作为武汉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洪山区拥有着全市最多的城中村、高度密集的人口,使得治安形势错综复杂,110警情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为了应对复杂的治安形势,提升响应速度,洪山公安分局健全巡控快反体系,设置4大战区、8个片区,建立警务站、快反处突队、派出所、交警、驻区特警联勤协作工作机制。构建了“全警响应、相互支撑、高效联动”的快速反应网络。通过精心织密“1、3、5分钟”快反防控圈,对社会面发生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有影响案件,第一时间响应,妥善规范处置。

“快骑进站”工作机制让骑警能就近协助警务站处置街面现发案事件,到了夜间,他们还会联合警务站开展联勤盘查,充分发挥有限警力的最大效能。同时,警务站、派出所等路面巡逻警力在高峰时段积极参与排堵保畅,对简易交通事故进行先期处置,让每一份警力都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除了“交巡融合”,洪山警方还积极探索“站所融合”。充分发挥警务站、派出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点,紧盯全区107个重点部位,将巡控工作落实到“最后一米”。1月30日,第三警务综合服务站和张家湾派出所密切配合,设下“天罗地网”,成功拦截一辆外地来汉车辆,将疑似吸毒并扬言自杀的驾驶员控制,成功避免重大安全隐患。
屯警街面,看得见的安全感
“站住!别跑!请立即配合盘查!”2024年6月2日,第二警务综合服务站巡逻车组巡逻至五环天地附近时,发现一名男子背着包从沃尔玛超市方向跑过来,满头大汗,神情紧张。民警辅警立即下车,将男子包抄拦截,当场从其背包中搜出大量衣物商品。经查,该男子近2个月来,多次窜至该超市,以剪掉衣服吊牌、夹带生活物品等方式盗窃20余次。

在日常工作中,洪山警方坚持显性用警,通过“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屯警街面,及时发现犯罪,接受群众求助,为辖区居民营造满满的安全感。
“大家都冷静,有话好说,别冲动!”4月5日晚,巡特大队巡逻警力巡至街道口某酒吧门前时,见两名醉酒男子发生激烈争执,场面一触即发。巡逻队员立即上前,成功制止冲突,避免事态升级。
“每天晚上都看到有民警带队巡逻,看到警灯闪烁,倍感安心!”该路段的商户刘先生感慨地说。2024年以来,分局组织快反突击队在每晚8时至次日凌晨4时,以马房山转盘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对酒吧一条街开展夜间治安巡逻防控专项工作,压降警情、整治乱点、防止突发案事件。

商圈不打烊,警力不收兵。凌晨1时,当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时,街道口地区的多个人气酒吧却依旧热闹非凡。巡逻民警易伟正带领突击队在辖区巡逻,他说:“虽然夜巡很辛苦,但看到这段时间街面场所打架斗殴、醉酒滋事、故意伤害等治安、刑事案件显著下降,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除了常规的车巡、步巡,洪山警方还有一支“洪山轻骑”快反应急小分队,依托警用电动车“小、快、灵”的优势,在辖区村湾、小巷、居民区进行小组巡逻。
“轻骑队是洪山警方特有的巡逻力量,他们如同‘填缝剂’,深入常规车巡、步巡难以覆盖的地方,构建了全区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巡特大队副大队长高峰介绍,洪山区地形复杂,对于城中村、窄巷等特殊地段,轻骑队能全方位提高街面见警率,压降警情,并随时随地接受群众报警求助。

“每当上学放学,除了校门口护学的民警,我们还能看到骑电动车巡逻的警察,真是倍感安心。”每天接送孙女上学的曾婆婆说道。
3月30日下午,关山警务站轻骑队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一名老人卧倒在人行道上。经过询问,得知这名88岁的老人在走路过程中不慎摔倒。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轻骑队员通过警用电动车将老人送到警务站休息,并成功联系上其家属到站。
训练提能,警民共建“平安防线”
“有真功夫,队伍才能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这是洪山巡特大队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巡特战线共设7个警务站,承担了全区60%以上的警情,这也对民警、辅警的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巡特大队科学规划训练科目,制定年度训练计划,立足巡逻岗位实战要求,着重强化一线执法民警辅警应对持刀伤人、醉酒闹事等警情的现场规范处置,以及矛盾纠纷现场调解能力的培训。据统计,今年以来,各警务站的警情现场处置率达60%以上,群众满意度高达99.86%。

同时,大队从各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业教官团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强化全警实战能力。副大队长周正是省级教官,去年以来,他和同事们拍摄的《警务技能微课堂》系列微视频,在洪山警营中收获了强烈的反响。该视频完全由大队民警自拍自演,通过轻松诙谐、简明易懂的方式,提升全局民警辅警的处置技巧与安全意识。
1月10日上午,南湖警务站接到110指令,某小区有人持刀闹事。接警后,警务站民警迅速前往现场处置,通过民警辅警相互配合,成功夺下水果刀,并将肇事者控制。整个处置过程专业、迅速,无人员受伤。
除了队内培训,“送教上门”还向外拓展。近年来,“洪山义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辖区的各个角落,成为夯实派出所主防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一环。义警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各单位的安保力量,因此提升他们的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大队不定期安排专业教官,前往辖区商场、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送教。

2024年11月28日,大队在湖北工业大学对该校“第一应急处置力量”的20余名“义警”进行反暴恐技能培训。培训现场,省级教官周正通过现场教学、实兵演练等方式,重点开展了徒手防卫与控制、常用防暴器材使用、反暴恐小区基本战术等科目的培训。
“洪山警方的专业教学,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在日常突发情况的处置中更有底气。”学校保卫处负责人说道。近年来,洪山警方还通过信息联采、矛盾联调、风险联排、治安联防等“警群联控”方式,推动基层警务工作从单纯维稳向共建共创转变。
大队长王兵介绍,下一步,洪山警方将进一步健全立体化巡控快反体系,加强社会面的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控制力,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着力提升新质战斗力,全力维护洪山辖区治安大局平稳。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小小“明白卡” 服务“零距离”04-12
崆峒区四十里铺镇:爱心义剪焕发老人新容颜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