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肥“联手”,千亿级产业加速崛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9:53:00    

4月19日,合肥市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揭牌。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合肥战新产业新地标,此次揭牌有何意义?该中心又将如何赋能产业、服务民生?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工信局相关处室、链上企业以及合肥市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


为产业补齐生态短板赋能未来

近年来,合肥市抢抓“健康中国”战略机遇,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重点培育,通过“基金丛林”战略设立5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基金,形成超300亿元投资矩阵。

2024年全产业链营收突破千亿元,集聚企业近1000家,在合肥高新区形成核心产业集聚区,涌现美亚光电、欧普康视等领军企业。检测中心的落地正是合肥打造一流产业生态的关键一环,通过引入上海医械院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解决本地检验检测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

“成立检验检测中心,既是学习先发地区经验的必然选择,更是完善产业生态的关键举措。”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研发预检-型式试验-整改辅助”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可使产品验证周期缩短30%以上。

同时,依托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建成69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强支撑。


为企业可提供“一站式”服务

揭牌当天,合肥市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与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创新建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已联合培养20名复合型人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70%,同时共建“医疗器械标准创新联盟”,推动长三角区域检测结果互认。

据了解,该中心目前拥有33个专业实验室,配备国际领先的高精度实验设备,构建覆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检测能力,在性能、电气安全、电磁兼容、可用性、可靠性等方面具备全项检测能力,可满足医用机器人、医学影像设备等高端器械的全品类检测需求,为企业提供从“研发预检-型式试验-整改辅助”的一站式服务。

安徽福晴高端医疗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玉福表示,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标准要求高,企业在产品设计初期亟需专业指导。“检测中心的前瞻性介入尤为关键,其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研发路径进行系统性规范,可有效规避技术风险,缩短产品定型周期。”他特别提到,在创新医疗器械申报领域,检测中心依托政策解读和技术审评经验,能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申报策略支持。“例如申报渠道选择、材料合规性优化等环节,中心可结合政策动态与实操案例提供精准指导,这种‘一站式’服务正是平台差异化竞争力的体现。”


三大核心任务打造一流检测平台

作为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的核心支撑平台,合肥市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还将创新构建全链条服务模式。

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团队提前介入企业研发环节,快速识别设计缺陷并提供整改建议,避免后期大规模返工。其覆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检测能力,特别是在医用机器人、临床检验设备等领域的专业检测实力,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在长三角协同发展框架下,该中心充分发挥“创新加速器”作用,不仅为本土企业提供高效检测支持,更通过检测标准一体化建设,帮助企业产品快速进入全国市场。

随着检测中心正式运营,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协同发展迈入新纪元,未来将辐射全国,为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李想

出品 | 一本正经融媒体工作室

相关文章:

鹏华国证粮食产业ETF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04-20

上海合肥“联手”,千亿级产业加速崛起!04-20

济南在全国冲进新质人才竞争力前15,靠的是这三种力!04-20

深圳全力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04-20

破解“卡脖子”难题,加速创新要素向雄安新区集聚04-19

市云龙湖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汛前涵闸设备维修养护工作04-19

四川炉霍县举办高原春耕开耕仪式04-18

许忠建主持召开鹤中一体化工作一季度讲评会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