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祥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的家风直接反映其作风,更影响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可谓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社会风气的“瞭望哨”。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家风建设,在良好家风建设上起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以好家风引领好社风、好民风。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全社会的好风气是由千千万万的好家风支撑起来的。党员干部尤其是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其家风绝不是家庭的私事、个人的小事,而是直接关系到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大事。作为领导干部,家风家教不仅关系其个人身之进退、家之荣辱、族之祸福,更会影响到其身处单位、所在领域、任职系统的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党员干部如果家风不正,对家属放纵放任、失管失教,不仅会祸害家庭、殆害亲属,还会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危害。党员干部的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必须践行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廉洁操守,做到自身正、自身硬,修身齐家以好作风涵养崇尚奉献、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辐射带动全社会形成好民风。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大量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例表明,家风不严以致家风败坏,家风败坏往往是党员干部走向违纪违法道路的重要诱因。党员干部要以“家风不正”案例为鉴,廉洁治家,过好亲情关,严格要求亲属子女,教育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引导家属子女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行为,保持高尚情操追求和健康生活情趣,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家风。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拧紧家风家教“总开关”,正确把握权力与亲情的关系,管住自己的同时,也从严管好家人亲属、管好身边人,经常性对家属、亲属思想动态、工作生活教育提醒监督,确保在聚光灯下行使权力、放大镜下开展工作,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清清白白干事、干干净净做人,真正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党员干部家属要扮演好贤内助角色,常怀戒律,清醒认识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常思贪欲之害,慎初慎独、慎微慎欲,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常吹枕边清风,及时关心,关键时刻扯袖提醒、悬崖勒马,共同筑牢家庭廉洁防线,切不可妄想从全家福到“全家富”、家庭贤内助成为“贪内助”,必须助力清廉传家,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好家风能让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不正终将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深刻认识家风不正的危害,增强对纪律法律和公权力的敬畏,从小事小节严起。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以廉洁守护家庭。以身作则带头加强家风建设,做到提醒在前、教育在前、预防在前,树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建好家庭,确保家属子女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刻认识先有清廉家风、才有幸福家庭,做到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分清,公权力运用与个人和家庭利益分清,职务行为与私人行为分清,坚决杜绝纵容、默许家属利用职权影响力谋取私利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避免公权力沦为家族谋取利益的私器。“手拉手”共建廉洁家庭、共答廉洁考卷、共筑廉洁防线,推动形成崇尚奉献、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让倡廉尚洁的良好品质在家庭文化中生根发芽、在家风传承中交融积淀,以清廉家风涵养社会清风正气。
相关文章:
守护再“升温” 文水公安寻回多名走失小孩04-22
“传承好古方,传承好家风”8周年大型公益活动在京举行04-19
阳信县流坡坞镇:墨香清廉颂 丹青家风传04-16
坚持深学细悟 确保学有质量04-14
周志军被查!04-13
新华时评·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虚功、务求实效04-12
不掉队、赶上来,靠什么(子夜走笔)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