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明医疗领域近期好消息不断: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又有9名专家来到高明区人民医院长驻,为高明人医医疗服务综合能力的提升再“加码”;高明区中医院迎来高明区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高明区中医院老年骨折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儿童哮喘中心揭牌;明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开业,标志着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这些跃动的医疗“音符”,奏响了高明人的健康进行曲,也谱写出了国家医改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佛山“西进计划”全面实施等多重机遇的加持下,高明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期,高明医疗也正以“上联”引入优质资源、“下延”优化基层服务的改革力度,书写着现代化县域医改的“高明答卷”。

高明区中医院三大诊疗中心揭牌。朱苏娇 摄
“上联”
健康高明“主力卫士”持续升级
“上联”,联动的是优质资源,是从技术到管理的全面升级。
作为高明区龙头医院,高明区人民医院和高明区中医院是高明人身心健康的“主力卫士”。
近年来,高明区人民医院(下称“高明人医”)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市一医院”)、高明区中医院与佛山市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合作,且不断深化拓展。
这一举措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为高明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年至今,市一医院已累计派出29名专家进驻高明人医,开展专家坐诊、查房带教、手术帮扶等,两院合作共建特色医疗项目6个,联合申报研究项目5个、开展跨学科课题1个;佛山市中医院持续派驻多名高学历、高职称医学人才担任高明区中医院院长、副院长,7个专家团队下沉常驻帮扶,推动30多种特色中药制剂下沉。
在共建紧密型医联体框架下,高明两大龙头医院实现了技术突破与能力跃升的“双丰收”。
高明人医通过广东省三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评审,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部分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肯定,成功开展高明首例气道介入手术、首例胆囊占位活检术、首例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T1aN0M0)的射频消融术、首例超声引导下腹壁转移瘤射频消融术等。2024年,高明人医开展新技术新项目90多项。

2024年3月7日, 高明区人民医院开展高明区首例气道支架植入手术。院方供图
高明区中医院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广东省二级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单位认证,挂牌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经方膏方示范基地和四季膏方基地,中医骨伤科被评为广东省“十四五”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单位。2024年,高明区中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1项,住院手术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开展三级手术1421台,增长19.41%;四级手术612台,增长26.4%。
深化改革的成效让高明人“有感”。 “以前,我老爸要做一些复杂的检查,得跑到30公里外的三甲医院,现在开车15分钟就能到高明人医做,效果也有保障。”市民梁志新为高明医院现有技术点赞。
目前,高明人医正力争2026年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高明区中医院则向着创建三级中医医院的目标奋进。
龙头医院的跨越式发展,是高明医疗向上借力结出的硕果。依托医联体建设优势,高明医疗通过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帮扶、人才交流等深度合作,实现了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的跨越式提升。这不仅让本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高明医疗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不只是“软件升级”,高明龙头医院硬件也将迎来大提升。去年,高明投入5.1亿元,全面启动东部公立医疗资源大整合提质发展项目,实施高明区人民医院原址扩建和高明区中医院迁址扩建,优化公立医疗资源布局。目前高明人医新院区建设工程项目、高明区中医院新院区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

高明区人民医院新综合大楼效果图。院方供图

高明区中医院改造完成后效果图。院方供图
健康高明两大“主力卫士”的未来,值得期待!
“下延”
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扩面提质
“下延”,延展的是优质服务,是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
以高明最西端的更合镇为例。3月19日上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合镇中心卫生院在更楼影剧院门口广场联合举办了今年首场大型义诊活动,为当地居民送去了健康与温暖。这种优质服务进基层的机制和做法将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常态。
近年来,高明区卫健系统建立区、镇帮扶协作机制,先后成立中医药专科联盟、家庭病床联盟、儿童保健专科联盟、妇产科专科联盟、慢病健康管理专科联盟“五大专科联盟”,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这五大专科联盟不是简单的资源输送,而是将区级医院的“造血干细胞”植入基层肌体。
五大专科联盟均由区级医院牵头,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组建,区级医院定期安排专家下沉开展专家坐诊和临床带教,带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医疗骨干人才,让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在镇级医院就能解决。
这一举措让高明基层医疗机构不再是医疗服务的“短板”,而是成为了连接患者与优质医疗资源的桥梁。
依托专科联盟建设,高明有效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实现专科出院患者下转社区管理,基层复杂病例上转。例如儿童保健专科联盟启动以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转诊高危儿童到上级医院共1350人;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慢病健康管理专科联盟累计下转出院患者729人,完成随访469人,累计上转38人,成功接诊32人。这种分级诊疗的舞蹈,让医疗资源流转出最大效能。
基层医疗的暖心之变,彰显高明医疗向下拓展的扎实成效。通过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高明不仅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也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数据显示,2024年,高明基层诊疗量实现较2023年同比增长7.21%。
在建立区、镇帮扶协作机制外,高明还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设置紧密型村一体化管理的村(社区)卫生站18间,由镇级医疗卫生单位负责运营管理,并派出医务人员驻点服务,有效解决村级卫生站人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更好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日前,明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开业,高明人医口腔专家每周定期来坐诊,让明城市民看牙不用出镇就能享受具有公益性质的口腔诊疗服务。“现在看牙方便多了,收费还便宜。”当天前来拔牙的居民姚春辉说。

明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开业当天,高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潘文中为姚春辉拔牙。朱苏娇 摄
医疗改革的终极答卷,不在报表数字,而在百姓笑脸;不在大楼高度,而在民生温度。当优质医疗既在高明人医的手术室开花,也在村(社区)卫生站的针灸盒里结果,高明这座枢纽新城的健康基石正愈发坚实。
撰文:朱苏娇
【作者】 朱苏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陪诊师”新职业出现,能否有效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痛点?04-21
贵州航天医院招募见习人员,专科可报!04-21
北京医院发布五一假期安排,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04-18
视频|“湘”守健康·家门口的“湘”愈奇迹04-17
健康“心”生活!高明区卫健局联合杨和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暨病媒生物防制统一行动04-16
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镜观”发布04-16
中大医院举办痛风日义诊活动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