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暨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在京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4:42:00    

来源:环球网

3月29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琼海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2025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首席专家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同步开展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暨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启动仪式,该联盟汇聚肿瘤科、生殖科、心理科等跨学科顶尖专家,联动医疗、科研、公益及媒体等多方力量。

与会嘉宾合影(主办方供图)

启动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出席,并由联盟发起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宣读《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倡议》,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生育力保护支持和生命质量提升,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防治方案。

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成立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35.72万例,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二位。相比美国,中国年轻乳腺癌比例更高且发病呈上升趋势,且中位发病年龄提前15岁左右。年轻乳腺癌患者由于发病时年龄尚轻,超过50%年轻患者有主观生育需求,但妊娠率仅不到5%。而在抗肿瘤治疗时,肿瘤患者需要直面化疗、放疗对卵巢功能的不可逆损伤,我国治疗规范性与国际先进水平也存在显著差距,患者治疗需求与生育的冲突亟待系统性破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指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保护绝非单纯的技术命题,而是关乎国家人口安全、家庭幸福与社会公平的民生工程。生存与生育这一矛盾不仅威胁个体生命尊严,更折射出人口发展支持体系的深层挑战。

为响应国家 “2030 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恶性肿瘤防治方案。由肿瘤科、生殖科、妇科、产科、心理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个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在乔杰院士、徐兵河院士等权威专家的倡导下共同发起成立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联盟,联合专业机构、公益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媒体,共同建设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平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指出,要在全国层面建立一个肿瘤学科与生殖学科共同协作联动的联盟机制。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让肿瘤学、人工智能、组学技术的突破为肿瘤防治提供全新可能;建立肿瘤诊疗相关数据库,为国家政策制定和学科发展提供方向;深化全周期管理的实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构建覆盖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倡导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越早越好、再晚不晚” 的理念。通过“全方位提升、全周期促进 ”为人民健康服务。

作为联盟的核心行动,“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也在会上同步启航。这项工程将聚焦学术、公众、患者三方协同,未来将持续开展相关学术和公益活动,依托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媒体机构和患者组织构建科普防治网,以乳腺癌作为首个试点癌种,未来针对整体年轻肿瘤患者,推动形成癌症早诊早筛和生育力保护重要性的科普宣传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性支持性网络。

关注早发乳腺癌患者生育需求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教授指出: 作为综合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我院承担着双重职责,通过参与发起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引入多学科专家和资源,在加强患者全面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科研能力,在构建友好型医院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也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江苏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张淑群院长表示: 肿瘤生育学的跨界合作, 是践行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有益尝试, 打破学科壁垒形成了肿瘤生殖和妇幼健康的研究体系, 符合现代医疗向健康管理转型的趋势,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吕铮教授则建议:从外科角度, 要对年轻女性患者在早期治疗中就进行生育保护观念教育。同时,建立应急机制和联络机制,以便迅速联系生育专家,避免长时间等待,及时探讨手术前后的治疗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方仪教授表示:从外科大夫的角度讲,要对年轻女性的生育保护做出观念上的改变,认识到生育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前期治疗中向患者灌输这一理念。同时,建立应急机制和联络机制,以便迅速联系生育专家,避免长时间等待。探讨手术前后的治疗策略,如是否提前进行卵巢功能抑制,以及手术过程中是否可以同时进行卵巢组织保存,减少患者手术次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严杰教授表示: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后,面临着生殖需求,今天我们大家在一起探讨从肿瘤外科到肿瘤内科衔接落地,为患者各种生命支持的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

相关文章:

晒太阳会致癌?吃大蒜能防癌?专家解答04-18

中马两国打造地区新质生产力合作高地04-18

我国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04-18

英国高端品牌五赴消博会!中国缘何成为全球“吸金磁石”?04-17

爱心人寿张延苓:数智化转型是2025年重点工作04-17

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丨在万隆的“黑天白夜”04-17

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04-17

学习进行时|让中马友谊之船再添动力、行稳致远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