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美价廉”到“数智赋能”,广交会的超级变变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6:40:00    

从能产“的确良”,到能造机器人,需要多少年?从“衬衫换飞机”,到新能源出海,需要多少年?这个问题,每个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答案。

广东的答案,藏在这几个与“广交会”密不可分的地方。

四易其址,见证中国产业变迁

1956年,面对重重封锁,急需打开突破口的中国在岭南大地率先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这就是“广交会”的前身: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

首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被选定在中苏友好大厦举办,这届仅仅是试办性质的展会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换取外汇、为经济打开局面的重任。《人民日报》于1956年11月10日展会当天发表了题为《祝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的社论。

1957年4月25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正式登上风云际会的历史舞台。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其定下简称“广交会”,并莅临现场指导。彼时,从一穷二白中走来的中国人还不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商贸展会,将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扮演怎样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越秀山下的中苏友好大厦,来自五湖四海的展商们穿着“的确良”,带着各类农产品、初级工业品走入广交会的会场,迎接着初次见面的“洋面孔”。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广交会,代表着崭新和未知。

广交会的前身——1956年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开幕式。 广交会新闻中心供图

同年10月,在中苏友好大厦举办第二届广交会,更多的外商蜂拥而至,大大超出了展馆原来设计的容纳能力。

由于场地不敷使用,广交会先后移址到侨光路陈列馆、起义路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琶洲会展中心。今日的中苏友好大厦,作为流花展贸中心的5号馆,继续肩负着商贸功能。

中苏友好大厦旧址,如今作为流花中心5号馆继续发挥作用。 南都、N视频记者 魏雄锋 摄

广交会的每一次易址,都暗合着中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时代节奏。广交会创办初期,以出口中小商品、粮油土畜产品为主。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本土工业的发展,为广交会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货源,也使广交会上的商品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参展商品从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步向机电产品、高新科技产品为主转变。

广交会起义路展馆现为海印缤纷广场。 南都、N视频记者 魏雄锋 摄

68年来,广交会的参展客商从第一届的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1223人,发展到2024年已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全年成交总额也从第一年的约8700万美元,增长到超过500亿美元。

求新求变,中国“智”变的广东力量

广交会的诞生,本身就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变迁。变化,一开始就刻进了广交会的DNA。

改革开放初期,“三来一补”模式下,广交会的日益火爆并没有让当时的国人安于现状,求新求变的基因从那时起就一直在发挥着作用。许许多多厂家们铆足了劲、勒紧裤腰带开始了自主研发的漫漫征途。

1982年秋,第52届广交会上展出的机械样品70%是新产品 。广交会新闻中心供图

2024年,第136届广交会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在广交会上闪耀全场。同时,智慧生活、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生产线等专区吸引企业近400家,展位规模超1500个,一批人形机器人、智能设备、无人驾驶产品等首次亮相。

今年的广交会继续扩容,在去年“新三样”的基础上,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也持续上新。人形机器人克服各类地形挑战,VR技术几乎以假乱真,新能源汽车海外走俏,人工智能+物联网开辟更多赛道,人们最熟悉的家电也变了样子,越来越智能化。曾经普普通通的白色家电们,如今已经换上了“中国芯”。今天的广交会,代表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力量,更代表着“中国智造”。

今年的广交会专设服务机器人专区。 南都、N视频记者 龙飞 摄

变化的不仅是中国制造,广交会的客商们也越来越多样、诉求也越来越多元。从追低价到求高质,从拼数量到看品牌,今天的广交会产品上新、场馆翻新,魅力翻新。

一路走来,广交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既是创新,更是升级。从最早的初级工业品和农产品,到“三来一补”模式下各类小家电、纺织品,再到如今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新三样”,广交会之变,也折射了中国制造的“智”变。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形势趋于紧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而广交会依然广开大门,拥抱四方来客,不仅彰显着开放包容的岭南文化和中国气度,更承担着今日中国“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的宏大愿景。

68载走过,广交会的新征程,正在路上。

记者:龙飞

视频:魏雄锋

海报:林泳希

相关文章:

全产业链条加速集聚,东方影都将迎来全面启动运营七周年04-16

阿富汗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50千米04-16

携手奋进 共创繁荣!中国马来西亚人文交流活动在吉隆坡举行04-16

国际图书馆精英聚首副中心绘蓝图04-16

2025之春,聆听中国经济的奋进足音04-16

新华全媒+|第137届广交会首次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04-15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参加消博会有助于拓展斯中经贸关系——访斯洛伐克投资与贸易发展局局长西蒙契奇04-15

中越加强互联互通 合作书写发展新篇章04-15